近几年,到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标签。“中国制造”不但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廉价商品的别称。最近,中国产品却频频传出不符合安全标准,让人民对中国所制造的产品失去信心。从偷工减料、不宜食用的食品,有危险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到“有毒”的日常用品都能在报章阅读的到。
所谓“无风不起浪,无因不成果”,因此对于这些报道,我觉得并非纯属媒体夸大的写作。中国所生产的产品,确实某些是有问题的,并非是媒体的炒作。例如美国第二大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所售卖的中国婴儿塑胶围兜以及美国玩具商美泰回收的问题玩具,它们因所含的铅过高,不符合安全水准,而被召回。本周,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也因婴儿摇铃易碎,铁珠也会构成哽塞的危险,也遭到回收。几个星期前,联合晚报也有报道不良的商家在中秋节时期售卖已过期的月饼。此外,我也有收过朋友所传来的电子邮件,关于中国的无良商家如何以低价收购有病的鸡,把它们再加工,然后再批发给店主。从里头的照片可看出屠宰场环境恶劣,而这些商家并没有依照一贯的卫生策略进行加工。虽然不知可信度有多少,但是如果没有这回事也不会有照片的出现。因此,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中国的产品的确有问题,而不是因为媒体故意夸大新闻。
虽然如此,但有些新闻报道却有捏造事实的可能,来抹黑中国的名誉。其中一个例子是2007年7月12日的新闻,新闻内容是中国北京有名黑心的小贩,把废纸皮搅碎,于猪肉一同混合,做成肉馅。这不仅如此,报道还形容了小贩如何示范制作方法,而这记者还把制作过程形容得有声有色。2007年7月19日的新闻报道则揭发这起事件的真相。这则新闻是北京电视台内的记者所捏造的。对此,他们因此公开表示歉意,而这名记者也遭警方扣留。对于这种新闻,读者得懂得如何判断新闻的可信度。
关于中国产品安全出现的问题,我认为中国该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因为这些有问题的产品毕竟是中国所制造的,所以它该负上绝大部分的责任。而且我觉得如果中国不打算负起这个责任,反而想把责任推卸到别的国家的身上,会让其他国家认为中国虽大,但只会逃避问题,而瞧不起它。根据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消费者非常关注中国产品问题,将近三分之二还表示他们会支持抵制中国产品。因此,中国现在所要着手的是如何让公众再次重拾对它所出产的产品的信心。中国能做的是把它所出产的产品做严厉的检查。例如在推出新的玩具之前,强制测试新产品的安全性,品质检验官员能突击检查制造工厂和做抽样检查。不只是玩具,其他的中国产品也该有这些检查策略。对于不合格的出产商,若中国政府能以更透明的处罚方案来对付他们,会让公众相信中国产品安全问题有在改善。
虽然中国该负大部分的责任,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别的国家所该负的责任。其他国家进口中国产品,也该检查中国产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若他们发现中国产品未达到安全水平,他们就该立刻阻止该国货的入口。除此之外,中国产品出现问题也不完全是中国制造产商的问题。其例子是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在一个多月内,三次大规模的回收在中国制造的玩具。它的这个举动让人民开始对中国产品失信。可是,美泰承认它所回收的玩具大多是因为设计的缺陷,而并非中国制造上的问题。因此,它也向中国道歉。从这可知,中国产品出现问题并非完全属中国的错。其他国家也得对自己在中国所发展的工厂负责,确保产品达到安全标准。
中国表示会对厂商进行严格的检查。他们也会严格地监督食品的制造,以确保它们适合服用。他们会规定所有销售到国外的产品将经过严查,确保没问题后,才允许这些产品出口。中国产品的未来是否将不再有问题,有待于观察。倘若中国能履行以上的政策,中国产品的未来将会有不错的展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